• <acronym id="cuks3"><strong id="cuks3"></strong></acronym>

    <track id="cuks3"><strike id="cuks3"></strike></track>

      發布
      登錄 注冊

      小叢紅景天Rhodiola dumulosa (Franch.) S. H. Fu

      小叢紅景天是指景天科紅景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成亞灌木狀。株高15-25厘米,無毛。主干木質,基部被殘枝。枝簇生。葉互生,密集線形,先端尖或稍鈍,全緣無柄,綠色。聚傘花序,頂生,兩性花。萼片線狀披針形,花瓣淡紅或白色,蓇葖果,種子長圓形,花果期6-8月。 在世界上有90余種,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帶,大多數都生長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叢林下。中國有73種,其中西藏占有32...

      小叢紅景天的介紹

      小叢紅景天是指景天科紅景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成亞灌木狀。株高15-25厘米,無毛。主干木質,基部被殘枝。枝簇生。葉互生,密集線形,先端尖或稍鈍,全緣無柄,綠色。聚傘花序,頂生,兩性花。萼片線狀披針形,花瓣淡紅或白色,蓇葖果,種子長圓形,花果期6-8月。
      在世界上有90余種,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帶,大多數都生長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叢林下。中國有73種,其中西藏占有32種,2個變種,但至今仍未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內蒙古、山西、湖北、甘肅、陜西、河北、四川、吉林、青海等地,生長于海拔1,600米至3,9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山坡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小叢紅景天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頸粗壯,分枝,地上部分常被有殘留的老枝?;ㄇo聚生主軸頂端,長5-28厘米,直立或彎曲,不分枝。葉互生,線形至寬線形,長7-10毫米,寬1-2毫米,先端稍急尖,基部無柄,全緣?;ㄐ蚓蹅銧?,有4-7花;萼片5,線狀披針形,長4毫米,寬0.7-0.9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寬;花瓣5,白或紅色,披針狀長圓形,直立,長8-11毫米,寬2.3-2.8毫米,先端漸尖,有較長的短尖,邊緣平直,或多少呈流蘇狀;雄蕊10,較花瓣短,對萼片的長7毫米,對花瓣的長3毫米,著生花瓣基部上3毫米處;鱗片5,橫長方形,長0.4毫米,寬0.8-1毫米,先端微缺;心皮5,卵狀長圓形,直立,長6-9毫米,基部1-1.5毫米合生;種子長圓形,長1.2毫米,有微乳頭狀突起,有狹翅?;ㄆ?-7月,果期8月。


      花:花序頂生,聚傘狀,4-7兩性花。萼片5,線狀披針形,先端急尖?;ò?,淡紅或白色,批針狀長圓形。雄蕊10,較花瓣短。

      果:蓇葖果,直立或上部稍展開。種子長圓形,具狹翅。果期6-8月。
      植株比較矮小,地下根莖卻比較粗壯,而且岔根較多。生長有小叢紅景天的地面上一般都有往年殘留的老枝,莖桿或直立或彎曲,沒有分枝,線形小葉互生,自莖根至莖頂葉片環繞,頂尖生有花,或白或紅,4—7朵一簇。

      小叢紅景天的生態習性

      生于海拔1600-3900米的山坡石上。小叢紅景天一般野生于向陽山坡、石隙、高山草甸、高山巖石縫、山坡草地、灌叢邊緣以及高山干燥的沙質土壤中。其適應性較強, 喜稍冷涼而濕潤的氣候條件, 耐寒耐旱, 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 應選擇海拔較高、氣候冷涼、無霜期較短、夏季晝夜溫差較大的山區栽培。栽培地應選擇含腐殖質多、土層深厚、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可以利用山地的森林采伐跡地或生荒地栽培。育苗地最好選土質肥沃疏松、離水源較近的地塊。移栽地盡量選擇排水良好、土壤含沙略多的山坡地、荒山坡地和非耕地, 不宜于黏土、鹽堿土、低洼積水地栽培。

      小叢紅景天的分布區域

      小叢紅景天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吉林(以長白山居多)、黑龍江、遼寧、西藏、青海、云南、貴州、四川、湖北、新疆、甘肅,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歐洲,北美等高寒地帶。模式標本產自北京百花山。

      小叢紅景天在神農架林區分布區域很小,僅在大神農架、小神農架海拔2900米左右的山頂巖石縫中零星分布,而且產量也非常有限。

      產地:北京見于門頭溝區百花山。分布于東北、華北、內蒙古、西北、西南、華中。分布于東北、華北、內蒙古、西北、西南、華中。生于海拔1600-2000米高山山坡及高山梁的石隙中。

      小叢紅景天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護花網的醫學信息及健康食療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的依據。任何健康問題應咨詢專業醫護人員,任何疾病的治療請遵醫囑。
      終極護花任務:愛自己,就從實際出發,謹遵醫囑。對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棄希望,勇敢面對,用愛來溫暖寂靜的世界,用心來呵護內心的花田。
      護花網的醫學內容只供參考,并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任何健康問題,應咨詢專業的醫護人員。 
      藥用信息(一)
      用途:莖狀根可入藥,有補腎、養心、安神、調經活血、明目之效用。


      相關分析 

      紅景天為藏族名貴藥材,又名“掃羅瑪爾布”,以景天科植物全瓣紅景天的根或根狀莖入藥。多生長于海拔2000~5600米高山草甸的溝谷邊、河灘草叢中,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高山地帶。
      在長白山地區,當地居民稱紅景天為“長生不老草”,神農架地區稱之為“九死還生草”,國外醫學專家稱高山紅景天是“東方神草”、“黃金植物”。在中國古代第一部醫學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紅景天赫然被列為上品之藥,稱其具有“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身”,“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之功效。在《本草綱目》中稱其為“本草上品”。早在公元8世紀,西藏醫學史上出現的一名最偉大的醫學家和一部最全、最優秀的醫典,就是宇妥·元丹貢布和他的《四部醫典》,在這部藏藥巨著中就有“神藥——蘇羅瑪寶”(紅景天的藏藥名為蘇羅瑪寶)的記載。紅景天是西藏最具神秘色彩的珍貴藥用植物之一,藏族人尊稱為“蘇羅瑪寶”,意思是“神藥”、“密藥”。相傳在清代康熙皇帝登基15年時,新疆噶爾丹發生叛亂,康熙皇帝御駕親征,長途征戰于西北干旱地區,官兵疲憊不堪,作戰能力急劇下降。由于人參“造熱”不宜使用,便選用了紅景天來消除軍旅疲憊,結果不僅克服了環境反應,而且迅速消除了疲勞,官兵精神振奮士氣大振,最后平息了叛亂。為此,康熙皇帝御筆冊封紅景天為“仙賜草”,并作為朝廷貢品,歷代向民間索取,并下令民間不得食用,指定其為宮廷的御用品。1997年衛生部藥政管理局編的《現代實用本草》中記載高山紅景天的保健作用強于人參,而且無毒副作用,無成癮性,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對預防感冒有明顯作用。

      自古以來,人們都知道人參很珍貴,因為它是一種良好的補藥。然而食用人參后,容易出現流鼻血、眼睛紅腫、燥熱等不良反應。紅景天則不同,不但有人參一樣的滋補強身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獨特的雙向調節功能。服用后能迅速調動人體潛能,雙向調節人體各項指標達到最佳狀態,而又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紅景天的神奇功效首先來自于它獨特的營養成分,具有代表性的高山紅景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紅景天甙、甙元酪醇,還含有黑蟻素、藏紅花醛和人體所需求要的多種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及黃酮類物質、揮發油等幾十種有保健作用的化學成分。味甘、澀、性平。

      紅景天主要以根和根莖入藥,全株也可入藥。主要有效成份有紅景天忒(Salidroside,及酪醇(Tyrosot)。此外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揉質、黃酮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及微量揮發油,還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鐵、鋁、鋅、銀、鈷、銅、鈦、鑰、錳等,葉與莖中含有少量生物堿。經過深入的藥理作用和臨床使用的研究,1976年蘇聯把紅是天作為“適應原”樣藥。廣泛應用于抗疲勞、抗衰老和提高腦力和體力機能等方面。

      主要成份有紅景天甙及對酪醇,此外有淀粉、蛋白質、脂肪、鞣質、黃酮類化合物及微量揮發油,以及鐵、鋅、錫、鉬、錳等微量元素。白山市臨江于80年代率先種植紅景天,發展面積比較大,被譽為“紅景天之鄉”。

      化學成分 
      包括:甙、黃嗣、香豆素、揮發油、脂肪、蛋白質、有機酸等。
      通過理化測試發現紅景天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鈣、鎂、鐵、鉛、鋅、銀、鈷、鎘、鉬、鈦、鐳等21種。同時含有人體所需要的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是必需的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目前發現的主要有效成份有紅景天甙、甙元酪醇、酪薩維。


      食用方法 

      1、一般用法:(切片)開水浸泡,每日2-3次,每次5克;
      2、酒劑:白酒500毫升,紅景天20克,浸泡2周后服用,常飲。
      3、藥膳(燉豬肉)均可。


      產品應用 

      紅景天是一種藥用植物,是藏族人常用的藥材,主要產于西藏、青海、甘肅等高原地帶東北、云南、貴州也有分布。紅景天中含有效成分為紅景天甙及揮發油、黃酮、甾醇,有機酸、微量元素等,在民間常作為強壯劑使用,用來治療老年人心衰、疲乏無力、陽痿、糖尿病、慢性肝病等。經實驗研究證明、紅景天有中樞興奮作用,能加強記憶力和注意力,使加快收縮頻率的心臟恢復正常,前蘇聯保健部曾將紅景天作為人參型興奮劑,用于抗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增強體力和耐力,治療神經官能癥、糖尿病,貧血等,并推薦應用于航天醫學和運動醫學。藥學研究人員對紅景天的研究證實有強心、鎮靜、升血壓、抗勞等作用,現在的制劑為紅景天流浸膏,每毫升含紅天甙20毫克、用于抗疲勞,增加體力及耐力,病后體虛等,每次服5~10滴,飯前服,溫開水送下,每日2~3次,20天為一個療程。
      中國對于紅景天的使用已有很久的歷史,遠在清代,在紅景天產區就有人將它用作滋補強壯藥,來消除疲勞,抵御寒冷。以后歷代皇帝曾專門派探險隊去尋找紅景天及向各地索取紅景天為貢品。據記載,康熙皇帝在平息策妄阿拉布但分裂祖國叛亂中,長途征戰在中國干旱的西北地區,由于人參“造熱”,不宜使用,便用紅景天來消除軍旅疲備。乾隆年間,蒙古土爾扈特部從前蘇聯伏爾加河流域回歸祖國時給乾隆皇帝的貢品中就有紅景天。東北部分地區,民間常用其作為補品和治療疾病,用它煎水或泡酒來消除重體力勞動帶來的疲勞及抵抗高寒山區的冬季寒冷。
      藏族人民利用紅景天的歷史更早,在《晶珠本草》、《藏藥圖鑒》中均有記載。西藏民間更常用紅景天來治療咳血、咯血、肺炎咳嗽和婦女白帶等癥。


      現代醫學證實

      小叢紅景天具有類似中醫“扶正固本”的“適應原樣”作用,即促使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態指標向正常狀態轉變的特殊調節功能。其滋補、強身、防病和抗衰老作用是已知補益藥中罕見的。小叢紅景天的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優于人參,是比人參還珍貴的純綠色藥用植物。

      小叢紅景天在抗缺氧、抗疲勞、抗寒、調節人體免疫等方面均優于人參、刺五加。清代小叢紅景天就作為貢品和皇帝賞賜給封疆大臣的珍品。 具有滋陰補胃、養心安神、止血消腫、活血散瘀、解毒、止痛。用于鼻充血、便血、高血壓、跌打損傷、肩傷腰痛、月經不調、閉經、瘡痛、腫毒、蛀蟲唆傷、創傷出血等.
      小叢紅景天苷及其苷元,高山紅景天浸膏均有益智強身,提高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的防護作用,此種作用在疲勞時尤為顯著。
      小叢紅景天制劑可阻止能量代謝紊亂,使已衰弱的肌肉恢復原來的代謝活動,提高核糖核酸的含量和促進三磷酸腺苷的合成。有類似人參對大腦和脊髓功能的興奮作用。
      它可調節腎上腺系統功能紊亂轉為正常。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能促進卵子的形成和為受精卵著床創造條件。有抗缺氧作用,有人對34種藥物進行篩選,發現其抗缺氧作用最顯著,并有強心作用。紅景天對免疫功能的作用優于人參,并且有類似中醫“扶正固本”的作用。即促使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態指標向正常狀態轉變的特殊調節功能。既具有抗缺氧、抗疲勞及抗輻射作用,還可抗癌、抗毒,對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具有取向調節作用。除應用于中老年性疾病的輔助治療外,還廣泛用于航空、航天、深海、井下、沙漠等特殊環境中的工作人員,用于提高機體對抗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因此,被列為“特殊環境適應藥物”,并獲得了首屆中國科學技術博覽會金獎。當今,正在進一步對紅景天其藥效和產品劑型的研究,以便有效開發該藥資源,造福于人民。
      中醫學認為,小叢紅景天性寒、味甘澀,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的功效,臨床主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四肢腫脹、婦女白帶。外用治療跌打損傷,燙傷。


      藥效學研究

      方法
      常壓減壓,循環障礙性缺氧實驗;抗寒冷、抗疲勞實驗;對正常小鼠網狀內皮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對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水平的影響。
      結果
      小叢紅景天膠囊高、中劑量能明顯延長小鼠常壓耐缺氧的時間(P<0.01),并能增加小鼠減壓耐缺氧的能力,提高小鼠存活率(P<0.05,P<0.01);能明顯增加小鼠對腦缺血缺氧(結扎頸總動脈)的耐受力(P<0.05,P<0.01);能明顯延長小鼠游泳的時間(P<0.05)。小叢紅景天膠囊能提高正常小鼠及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單核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P<0.05,P<0.01);亦能顯著提高正常小鼠及免疫低下模型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水平(P<0.05,P<0.01)。
      結論
      小叢紅景天膠囊具有抗缺氧、抗疲勞、抗寒冷、增強免疫等作用。


      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
      小叢紅景天提取物對多種腫瘤的生長及癌細胞的轉移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將小叢紅景天制劑用于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療效不遜于一般的活血化淤、降壓藥。
      抗誘變作用
      小叢紅景天能提高細胞內DNA的修復能力,防止染色體畸變,是一種有效的抗誘變劑。
      抗衰老作用
      小叢紅景天能提高細胞生命活力,延緩衰老,起到抗退變、抗老化作用。
      益智強壯作用
      小叢紅景天具有“適應原”樣功效,對大腦和脊髓既有興奮作用,也有一定的鎮靜作用,可抑亢補虛,提高機體對不利因素的抵抗能力,促使人體功能恢復最佳平衡狀態。此外小叢紅景天還能消除疲勞,增強體力和耐力。以小叢紅景天治療疲勞綜合癥,入睡好,少夢,不易醒,乏力感消失快,工作學習效率明顯提高。由于小叢紅景天性味平和,即使常年服用,也不會出現口干、唇燥等副作用。也因此,小叢紅景天已被廣泛地用于治療高原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我國還把它加工為保健品,專供飛行員、運動員、宇航員等強身健體服用,取得了很好的保健效果。
      止血作用
      小叢紅景天中所含的紅景天甙和甙元酪醇具有抗疲勞、抗缺氧、抗微波輻射、抗毒以及對神經系統和新陳代謝的雙向調節作用。而且還是一種環境適應藥。千多年前,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就以紅景天入藥,用以健身壯體,抵抗不良環境的影響。小叢紅景天作為一種環境適應藥物在軍事醫學、航天醫學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除以上作用外,據《西藏常用中劃藥》上記載,小叢紅景天還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熱,并止帶下的功效。主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婦女白帶等癥。小叢紅景天為什么會有止血作用呢?從小叢紅景天的成分來看,具有各種生理活性的成分近幾年余種。其中所含的小叢紅景天甙和甙元酪醇為人參型興奮劑,所含的沒食子酸、傘形花辦酯、東莨菪素、山萘酚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同時山萘酚、東莨菪素還有止咳祛痰作用。同時紅景天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揉質,也稱單寧或揉酸。揉質是一類多元酚類的混全物,分子量較大、極性較強。揉質能與蛋白質結全生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沉淀物,從而具有收斂性,也能使皮膚發硬,在粘膜表面起保護作用,制止過多的分泌、停止過量的出血,所以醫療中用作止血藥。臨床上用于局部出血供外用,也可內服以止胃潰瘍癥的胃出血,且對潰瘍面還有護膜作用。同時還可以治療水瀉,因為護膜對心率過緩、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癥、腦疲勞、記憶力減退等癥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作用能減少分泌。鞣質還能凝固微生物的原生質,所以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古籍典故
      我國古代第一部醫學典籍《神農本草經》,將紅景天列為藥中上品,服 高山紅景天用紅景天輕身益氣,不老延年,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能補腎,理氣養血,主治周身乏力、胸悶等;還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熱,并止帶下的功效。   藏《四部醫典》也有關于紅景天的記載,言其“性平、味澀、善潤肺、能補腎、理氣養血。主治周身乏力、胸悶、惡心、體虛等癥?!毒е楸静荨费浴凹t景天活血清肺、止咳退燒、止痛,用于治療肺炎、氣管炎、身體虛弱、全身乏力、胸悶、難于透氣、嘴唇和手心發紫”。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紅景天,本經上品,祛邪惡氣,補諸不足”是“已知補益藥中所罕見”。 《千金翼方》言“景天味苦酸平,無毒。主大熱大瘡,身熱煩,邪惡氣,諸蠱毒痂庀,寒熱風痹,諸不足,花主女人漏下赤白,清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現代實用中藥質量控制技術》、《中國藥物大全》中藥卷記載:紅景天“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燥濕。用于肺熱,瘟病,四肢腫脹?!?《中藥大辭典》記載:紅景天“性寒,味甘澀?;钛寡?,清肺止咳。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現代實用本草》言其作用有七,即“一、中樞抑制作用。二、抗疲勞作用。三、強心作用。四、抗炎作用。五、抑制血糖升高作用。六、抗過氧化作用。七、抗微波輻射作用”。 《西藏常用中草藥》:紅景天還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熱、并止帶下的功效。主治咳血、肺炎咳嗽、婦女白帶等癥。 性味歸經 甘,苦,平。歸肺、心經。功能與主治 益氣活血,通脈平喘。用于氣虛血瘀,胸痹心痛,中風偏癱,倦怠氣喘。

      小叢紅景天的栽培技術

      整地施肥
      選地后深翻30~ 40 cm, 清除田間雜物, 打碎土塊, 順坡向作畦, 畦寬100~120 cm、高20 ~ 25 cm, 作業道寬50 ~70 cm, 結合耕地, 每公頃施入廄肥或豬圈糞3 萬~ 5 萬kg , 復合肥20~ 30 kg, 耙碎整平。地勢較高的平地可畦作, 地勢較低的地塊也可壟作, 山坡地和山坡非耕地只耕翻耙細, 不打壟不做畦, 但要挖排水溝。


      種子繁殖

      小叢紅景天生產中主要用種子繁殖, 第1 年集中育苗, 第2 年移栽, 生長4~ 5 a后采收。
      ⑴育苗.
      選新鮮成熟的小叢紅景天種子于春季或秋季播種, 春播時間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 秋播在9 月中旬至結凍之前。秋季播種出苗早、苗全, 種子不需要處理。春季播種時種子要進行水浸處理, 具體方法是: 將種子集中放入干凈的布袋內, 將布袋放入常溫水中浸泡40~ 50 h, 每天換水2~ 4次, 浸完的種子在陰涼通風處晾去表面水分, 待種子能自然散開時立即播種。播種時先用木板將育苗床表面土刮平, 按行距8~ 10 cm 橫畦開溝, 溝深3~ 5 mm, 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 每平方米播種1. 5~ 2. 0 g,蓋篩過的細土2~ 3 mm, 用手或木板將上壓實, 然后在床面上蓋一層稻草或松枝保濕。
      ⑵移栽.
      小叢紅景天幼苗生長1 a 后進行移栽,移栽時間在當年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或第2年春季返青之前。以春季移栽效果較好。一般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幼苗尚未萌發時進行, 先將幼苗全部挖出,按種栽大小分等移栽, 栽植行距20 cm、株距10~ 12 cm, 橫畦開溝, 溝深10~ 12cm,將頂芽向上栽入溝內, 蓋土厚度以蓋過頂芽2~ 3 cm 為宜, 栽后稍加鎮壓, 土壤過于干旱時栽后要澆水, 每平方米栽大苗50株左右, 小苗可栽60 株。


      根莖繁殖

      小叢紅景天也可用根莖進行繁殖, 生長2~ 3 a 后采收。采集野生根莖或者在采收時將大的根莖剪下作種栽, 先將根莖剪成3~ 4 cm長的根莖段, 在陰涼處晾4~ 6 h, 使種栽傷口表面愈合。栽植時, 先開4~ 5 cm 深的溝, 將種栽按行距20~ 25 cm, 株距5~10 cm, 將根莖段的項芽朝上斜放在溝內,覆土5~ 6 cm, 栽后適當鎮壓, 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


      采收加工

      小叢紅景天用種子繁殖生長4~ 5 a 后采收, 根莖繁殖生長2~ 3 a 后采收。采收季節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 先除去地上部枯萎莖葉, 將地下部分挖出, 去掉泥土, 用水沖洗干凈, 在60~ 70 ! 條件下烘干, 或者將洗干凈的藥材上鍋蒸7~ 10 min 之后, 在陽光下曬干或在干燥室內烘干, 待藥材達到七、八成干時, 將根和根莖整順取直, 頂部對齊, 數個根莖捆成小把, 再烘至全干。


      留種技術

      小叢紅景天種子在7 月中旬以后開始成熟, 3~ 4年生苗結實較多, 要隨熟隨采, 當果實表面變成褐色, 果皮變干, 果實頂端即將開裂時即可采收種子, 先將果穗剪下, 放陰晾處曬干后, 用木棒將種子打下, 除去果皮及雜質, 放在陰涼通風干燥處保存3 . 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發生在根莖繁殖苗的切口處, 易形成根腐病, 在定植前進行消毒滅菌即可預防。

      小叢紅景天的病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蚜蟲和小紅珠絹蝶等鱗翅目害蟲, 用環保型殺蟲劑3%高滲苯氧威EC 0. 025%~ 0. 033%溶液噴灑防治。
      以上是花卉網(護花網www.3xcmsltd.com)為你提供的有關“小叢紅景天”的花卉數據,包括小叢紅景天的形態特征、小叢紅景天的生態習性、小叢紅景天的分布區域、小叢紅景天的食療或藥用價值、小叢紅景天的栽培技術、小叢紅景天的病害防治、小叢紅景天的介紹,你還可以查看花卉網更多 花卉 信息
      支付寶天天送紅包
      - 微信公眾號 -
      - 官方網站 -
      精品国产在天天线在|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久久婷婷好好热日本手机|去久久丫旗舰店
    1. <acronym id="cuks3"><strong id="cuks3"></strong></acronym>

      <track id="cuks3"><strike id="cuks3"></strike></track>